- 玉米市场“秋老虎”闪现 有备才能无患
- 发布时间: 2017-09-15 点击次数:815
- “白露”过后天气渐凉,玉米中期震荡向下趋势不变,但用粮企业玉米库存不宜过低。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,合理控制库存以防“秋老虎”闪现方是明智之举。
9月份,国内临储玉米拍卖持续回暖,周内成交率上升至60%,华北玉米市场率先迎来“秋老虎”,而连盘玉米则在连续多日反弹后,在周末回吐一周涨幅,这些现象充分反映了秋季国内玉米市场中期震荡下行、短期反弹可能性依旧的特征。
现货市场,以山东为首的华北地区玉米价格“疯涨”,****涨幅可达到80~100元/吨,个别企业累计最高涨幅160元/吨。与此同时,河北、陕西、山西玉米价格普涨,涨幅在20~60元/吨不等。受华北地区用粮企业收购价格提升影响,东北玉米价格上涨,并伴有局地新季玉米零星上市。
此外,辽宁锦州港陈玉米主流集港价1650~1710元/吨,周环比提高30元/吨,日到港量持续低迷;蛇口二等陈粮码头报价维持在1760~1780元/吨,南方企业维持20~50天库存以及进口谷物持续到港施压粮价。总的来看,秋天的脚步越来越近,合理控制库存以防“秋老虎”闪现方是明智之举。
临储玉米拍卖成交继续回暖
截至9月8日的一周,临储玉米周度计划销售量为201.06万吨,比上周增加4.28万吨;实际成交122万吨,增加36.78万吨;成交率60.71%,提高8个百分点。临储玉米拍卖19周以来,累计成交量达4408万吨。其中,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平台成交4317万吨,中储粮网平台成交90.8万吨。按性质分,分贷分还玉米成交1924.9万吨,中储粮委托包干销售玉米成交2272万吨,定向拍卖玉米成交211.5万吨。按成交年份分,2011年产玉米0.7万吨,2012年产192.6万吨,2013年产2772万吨,2014年产1443万吨。
9月8日,中储粮委托包干销售2014年产玉米35.87万吨,比上周减少45.82万吨;实际成交34.56万吨,减少27.79万吨;成交均价1487元/吨,上涨30元/吨;成交率96.34%,提高20个百分点。
从价格来看,由于临近秋收,东北、华北深加工企业相继出现补库需求,区域春玉米上市延迟7~10天,贸易商利润微薄以及秋粮上市预期导致东北拍卖粮流入减少,推动粮价上涨,临储玉米成交价格跟随继续回暖。
加工企业补库引出“秋老虎”
上周,伴随着环保督查进入尾声,华北深加工企业陆续恢复补库,进而推动当地玉米价格快速上涨,尤其是深加工企业集中的山东地区。开工率方面,继环保督查结束后,9月1日开始,今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强化督查正式开启,华北中小型酒精企业开工受影响,东北酒精企业则静待9月中下旬第一批新粮上市后结束“检修”,多数规模淀粉企业暂无明显影响。另据推算,上周吉林企业生产玉米淀粉理论盈利约180元/吨,山东淀粉企业理论盈利117元/吨,黑龙江企业生产玉米酒精理论盈利约为720元/吨。
9月份国内饲料消费有望稳中回升,尤其是环保督查在挤压中小型企业生存空间之际,规模生猪养殖企业进入快速扩张期,为今秋猪料消费稳中向好奠定基础。当然,眼下南方进口谷物持续到货以及多数规模饲料企业未雨绸缪,库存多保持在20~50天不等令其秋粮上市前大量补库需求有限。
华北市场率先迎来“秋老虎”
如果说,华北深加工企业补库迫切是推动当地粮价普涨30~60元/吨、局部大涨80~150元/吨的原因,那么,今年华北春玉米上市时间因局部播种延迟、降雨等因素未能及时“衔接”即是助推粮价走高的间接原因。不过,9月中下旬开始,华北夏粮继续自河南向北开始收获,后期更需关注收获期间降水对华北玉米品质的影响。
正所谓物极必反。在当前国内玉米定价基本参照临储玉米拍卖底价,且价格已跌无可跌,第一批春玉米区域上市又出现延迟、减量的情况下,作为华北地区养殖及深加工大省,以山东为主导的此轮“大涨”可以看做是积弱反弹。同为养殖大省的河南,玉米价格长期保持在1800元/吨左右,故反弹力度不及山东。至于其是否会引发周边市场乃至全国范围玉米价格进一步上涨,市场分析认为,从战略上看此刻追涨非明智之举,但对于尚未明显涨价、粮价持续“倒挂”的地区企业是一个警示,谁说入秋以后没有“秋老虎”,尤其是对于库存过低的企业而言。
至于东北地区,在我国玉米最后生长阶段“早霜”和“收获期降雨”依旧是两个绕不开的话题。目前来看,东北玉米尚不至于因早霜而单产受损,但局部已出现“障碍性冷害”令其预期的单产有所打折,但整体好于常年水平。
至于即将收获的华北夏玉米,只能希望雨水不要过分频繁,毕竟,先期收获的关内春玉米已出现个别毒素超标的现象。
“白露”过后天气渐凉,玉米中期震荡向下趋势不变,但震荡过程中需谨防“秋老虎”,这也是近期笔者始终主张玉米库存不宜过低的原因。华北玉米急涨过后,在东北新粮上市以前,南方销区是否还会出现“秋老虎”,取决于阶段性到货、物流(为治理大气污染,9月起我国多地开始禁柴油车)、天气等诸多因素。
- 上一篇:为什么这次价格回升速度这么慢?屠企干了什么?
下一篇:切记!养猪忽视猪体温的变化可能吃大亏! - 返回新闻列表